(攝於 2007 年 5 月 25 日)
今日仍然繼續密集式地看碉樓,
便往被譽為「中國華僑園林一絕」的「立園」參觀。
進入「立園」之後,
首先會經過一條模仿「北京‧頤和園」式的長廊,
▼ 長廊上繪上不少畫功精細的壁畫
「立園」自 1926 年起由旅美華僑「謝維立」先生興建,歷時十載。
▼ 2002 年更被國家評為 AAAA 級旅遊區
在「立園」內有這個有趣的「雞舍」。
日間時「雞舍」的大門會長開,方便雞隻出外散步覓食,
晚間時雞隻會自動自覺地返回「雞舍」休息,大門便會關上。
▼ 大家有否留意到大門前那石樓梯,是方便雞隻上落的
在「立園」裡有一個「荷花池」,
「荷花池」裡有不少盛開的荷花,
但我卻偏愛含苞待放的荷花與及荷葉上的露珠。
▼ 我自己就非常滿意及喜歡這幾張相片
「自力村碉樓群」
由「合安里」、「安和里」、「永安里」三條自然村所組成。
「合安里」建於清朝道光年間 (1821 - 1850),
而「安和里」、「永安里」分別建於光緒年間 (1875 - 1908) 與民國時期。
1950 年三村成立自力農會,
▼ 取「自力更生」之意,後成村名。▼
「自力村」村中 9 座碉樓和 6 座別墅皆建於 20 世紀初期。
2001 年 6 月國務院把「自力村碉樓群」
▼ 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▼
我們差不多黃昏時到達「自力村」,
第一時間便立即登上其中一座碉樓「銘石樓」。
「銘石樓」
是旅居「美國‧芝加哥」的華僑「方潤文」先生,
於 1926 年回鄉建築的居樓。
▼ 「銘石樓」樓高 6 層,鋼筋混凝土結構。▼
▼「自力村」▼
離開「自力村」往「迎龍樓」途中經過的「方氏燈樓」。
「方氏燈樓」
坐落在「塘口鎮」塘口墟北面的山坡上,
▼ 為「最典型的更樓」。▼
「迎龍樓」
建於「明朝」正統年間 (1522 - 1566),
距今已有 400 多年,
▼ 為「開平」現存「最早的碉樓」。▼
據史料記載,
「迎龍樓」建成後確實多次成功地保護村民避免了盜賊的侵襲。
「迎龍樓」方形的建築形體代表了
▼ 「開平碉樓」最早期、最原始的形態及模式。▼
豐富、密集式的碉樓一日遊終於完滿結束了,
▼ 落車時還有美麗的日落景色伴隨著
▼ 當然還有令人再三回味的地道「黃鱔飯」作晚餐呢!
▼ 絕對是每一啖「黃鱔飯」都有肥美可口的黃鱔肉呢!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